封建时代,皇帝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叫的,要避讳。避讳的意思是不直接说出和写出君主或尊亲的姓名,以表尊重。比如秦始皇名嬴政,正月就改为了端月,清康熙帝名玄烨全国股票配资平台,唐玄宗被改名唐明皇。
明朝皇室姓朱,民间对猪这个字确有避讳。但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比较开明的人。仅要求公文改猪为古字豕,民间则巧妙的称杀猪为杀万里哼,与朝廷达成默契,这种平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可朱元璋的后辈就没这么好说话了,他的六世孙明武宗朱厚照,下了一道禁猪令,彻底打破了这个平衡。
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,由于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嫡长子,身份尊贵,出生即被立为太子。也许是这个皇位到手的太轻松了,朱厚照大部分的心思都在玩乐上,拿下荒诞叛逆四字风评。
展开剩余75%尤其是,朱祐樘去世后,没有人能约束他了,朱厚照更加放飞自我,什么亲近佞臣、不务正业,荒淫无度,嗜酒成性皆是常态。总之,在他的统治下,社会矛盾异常尖锐。
公元1519年(明正德十四年)三月,朱厚照在佞臣江彬的唆使下,下诏筹备南巡。百官以劳民伤财、违背祖制为由联名反对。
状元舒芬率翰林院同僚上疏,指出古代帝王巡狩为考察民情、整顿吏治,而武宗“南巡纯属效秦皇汉武之私乐。
黄巩、陆震等痛陈朝廷纲纪已遭刘瑾、江彬等破坏,天下只知有权臣,不知有天子。并且还提出六项改革要求,包括戒游幸、去小人、立太子。
朱厚照阅览后,龙颜大怒,令进谏的一百多名官员在午门外罚跪,长达五日之,并对他们另外分别施以杖刑、入诏狱、除名、贬黜、戍边等惩罚措施,其中数人受杖刑后,不治身亡。
尽管镇压惨烈,朱厚照最终迫于压力,将南巡成命收回,但他并没有死心,暗中找机会南下。
同年六月,宁王朱宸濠于江西南昌起兵作乱,朱宸濠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后裔,他以清君侧为名,假称太后密旨起兵,真实的目的就是想称帝。但是大概四十多天后,这场叛乱就被时任南赣汀漳巡抚的王守仁平定了。
尽管王守仁已平定叛乱,朱厚照仍以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名义南下亲征,其实心里想的还是南下玩乐。同年十二月,明武宗驾临仪真(今江苏省仪征市),也就是在这个地方颁布了禁猪令,禁止民间养猪。
禁猪这个事情,朱厚照心里估计掂量了很久。为何这次下定决心颁布禁令呢?
原因有很多,直接导火索据说是在南巡的路上发生了一件怪事。朱厚照的南京卧室中掉下了一个形似猪头的绿色物体,朱厚照生于辛亥年(1491年),生肖属猪,因此对猪字极度敏感。
顿时迷信和恐惧涌上了他的心头,于是他对外声称食用猪肉易生疮疾、对健康不利。一合计在当年12月颁布了《禁猪令》。
在明朝多份史料中,均能找到与禁猪令相关的记录。《武宗实录》记载:“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卯,上至仪真。时上巡幸所至,禁民间蓄猪,远近屠杀殆尽;田家有产者,悉投诸水。是岁,仪真丁祀,有司以羊代之。”
明朝文人李诩在笔记《戒庵老人漫笔·卷四·禁宰犬豕》中,节录了一段禁猪令的原文:“余家藏旧通报中有正德十四年十二月十九日辰时牌面,其略云:如若故违,本犯并连当房家小发遣极边卫,永远充军。”
这两段是说,禁止民间养猪、杀猪及交易猪肉,违者全家流放边疆。明朝的刑法按照从轻到重分别是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,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,流放到边疆的囚犯,很多都死在了目的地。这道旨意引起了民间极度的恐慌和不满。民众为了逃避处罚,甚至宰杀生猪,掩埋幼猪,导致猪肉绝迹。
结果,皇家祭祀时要用猪,也找不到一头。大臣杨延和犯颜直谏,上了一份《请免禁杀猪疏》。其中写道:“民间豢养牲豕,上而郊庙朝廷祭祀、宴享膳馐之供,下而百官百姓日用饮食之资给。皆在于此,不可一日缺者。”
疏文这段的意思是民间饲养家猪,上至国家祭祀,如郊庙、朝廷的祭典、宴会膳食的供应,下至百官与百姓日常饮食的需求,都依赖于此,一天都不可或缺。
委婉地说明朱厚照发布的圣旨完全无视民生需求,在现实中也确实难以实施。碍于朝中与民间的各方压力,朱厚照最终不得不悄悄将禁猪令废止。
这场闹剧虽然仅仅持续了三个多月,实为权力、人性与制度的悲剧性错位。如杨廷和所言:事体虽微,关系甚大。五百年笑谈全国股票配资平台,终成一声沉重的叹息。
发布于:安徽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交易APP_股票杠杆式出资_股票杠杆app观点